当前位置:首页 > 口腔治疗 > 正文

口腔放射治疗剂量计算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口腔放射治疗剂量,以及口腔放射治疗剂量计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口腔颌面部放疗时,一般认为照多大剂量以下不会发生骨坏死

【答案】:(1)下颌骨损伤:下颌骨坏死是口腔肿瘤放疗的严重并发症,60~70Gy照射后发生率高达20%左右,其与照射野的大小、牙齿和颊部卫生状况以及有无合并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预防方法为放疗前常规口腔处理,拔除龋齿和残根,除去金属冠,并经常保持口腔清洁。放疗前拔牙者,需在拔牙后10~14天才能放疗。

放疗期间,应避免不必要的牙科手术,尤其是三年内。当骨髓炎发生后,通常***取保守疗法,包括全身使用抗生素和支持疗法,局部保持伤口清洁,确保引流通畅。然而,长时间的保守治疗可能导致患者痛苦,因此有些医生提议***取更为积极的治疗策略,即切除坏死组织,可能***用皮瓣或集皮瓣修复。

 口腔放射治疗剂量计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放射性颌骨坏死 保守治疗:治疗非常困难,通常不建议轻易进行手术。因为放疗后颌骨血运非常差,即使手术,创口或颌骨也很难愈合。 综合管理:可能需要***取保守的治疗措施,如控制感染、缓解疼痛等,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可能引起局部反应:如果粒子距离口腔粘膜和皮肤较近,可能会引起口腔溃疡、皮肤发黑,以及烧酌样感甚至疼痛等局部反应。 需注意放疗敏感性和剂量:虽然125碘放射粒子对部分肿瘤有良好的疗效,但并非对所有肿瘤都能根治。对于放疗不敏感的肿瘤,应及时中止放疗,以免发生放射性颌骨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

基因治疗则是一种针对疾病根源——异常基因本身的治疗方式。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P53基因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手段。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其在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常发生异常改变。

 口腔放射治疗剂量计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陈传本医生,福州福建省肿瘤医院坐诊,擅长头颈部恶性肿瘤特别是鼻咽癌的诊治,鼻咽癌的综合治疗、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立体适形调强放射治疗。陈伟辉医生,福州福建协和医院坐诊,专长牙种植、口腔颌面部创伤及修复重建的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口腔颌面肿瘤主要和有效的方法,适用于良性肿瘤或放射治疗及化疗不能治愈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破坏病变组织,尤其是分化较差的细胞。化学药物治疗通过直接损伤癌细胞或作用于肿瘤细胞的DNA,破坏或阻止其合成,抑制肿瘤生长。

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适用情况:适用于所有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已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且发生包膜外侵润,同时累及了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副神经的患者。

以下根据现有研究和报道,总结了选择头颈部癌颈淋巴清扫术式的一些指导原则: 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适用于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已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并伴有包膜外侵犯,同时累及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副神经的情况。

放疗剂量单位Gy是什么意思

放疗剂量单位是Gy,是电离辐射能量吸收剂量的标准单位。以下是关于放疗剂量单位的详细解释:定义:Gy是电离辐射能量吸收剂量的标准单位,其定义为1Gy等于1焦耳的能量被1千克的物质所吸收,即1Gy=1J/kg。这个单位用于衡量放疗过程中患者组织吸收的辐射能量。

常规放疗剂量:目前指南上推荐的脑转移癌常规放疗总剂量可以是30Gy分为10次,或者40Gy分为20次。Gy是放疗剂量的单位,这一剂量范围可以有效控制脑部病灶。SBRT放疗剂量:对于单个或较少数量的脑转移癌,可以***用单次高剂量的放疗,即SBRT放疗。

放疗中的“gy f”表示放疗治疗***的名称,其中“gy”代表放射剂量的单位“Gray”,“f”代表剂量单位“Fraction”,即治疗过程中设定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方案。以下是关于放疗gy f的详细介绍: 中英文术语: “gy”是放射剂量的单位“Gray”的简写,用于衡量放疗过程中放射能量的多少。

在医学领域,辐射剂量单位“Gy”(戈瑞)与核辐射剂量“Gy”(戈瑞)在概念上并无本质区别,两者都用于衡量辐射能量在单位质量物质中吸收的量。通常情况下,1Gy等同于1焦耳/千克(J/kg)。若讨论到放疗,作为针对肿瘤的局部治疗手段,其辐射剂量被严格控制在人体可承受范围内。

放疗的剂量单位是Gy,是电离辐射能量吸收剂量的标准单位,1Gy=1J/kg,含义是1kg被辐照的物质吸收1J的能量。放疗当中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不容易在人体内直接测量到,通常用人体组织的替代材料,如水膜体对治疗机进行剂量校准,并测量分布,然后将水膜体重吸收剂量转化为患者所接受的剂量。

放疗剂量单位Gy是指灰度单位,用于表示放疗时人体组织所吸收的辐射剂量。具体来讲,它在放射治疗中是衡量电离辐射对组织吸收剂量的专用计量单位,是辐射吸收剂量的标准衡量。它代表着组织在受到照射时吸收到的辐射能量大小。通常用来评估放射治疗中病人受到的辐射剂量水平。

碘-131治疗之后味觉失灵怎么回事

碘131治疗之后味觉失灵是由于碘131对口腔和消化道的影响所致,这是正常现象,且通常为一过性,会持续一周左右。以下是具体原因及应对措施:原因: 放射性物质影响:碘131作为一种放射性的物质,在治疗甲亢的过程中,会对口腔和消化道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味觉失灵。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腺体组织会吸收碘131,导致腺体细胞受到破坏。这种破坏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味觉异常的情况。以上副作用均为甲状腺癌碘131治疗时可能出现的反应,但并非每位患者都会经历所有副作用,且症状的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

心理方面的改变:如无聊感、焦虑、失眠、恐惧等。这些并非碘131的直接损伤,而是源于治疗实施过程的一些因素,如辐射防护隔离、甲减逐渐加重等。需要注意的是,碘131治疗总体上很安全,一般不会引起呕吐、脱发、骨髓和性腺抑制等严重的毒副反应,也不会引起不孕或增加其他肿瘤的发生几率。

这些短期不良反应通常可以自行缓解,或者在经过对症治疗后逐渐缓解。对唾液腺的损伤:碘131治疗可能导致唾液腺受损,表现为口干和唾液腺肿胀。服用酸性糖果或嚼无糖口香糖可以减轻唾液腺的损伤。对腹腔和盆腔的影响:碘131治疗可能对腹腔和盆腔造成一定影响。大量饮水和多排尿有助于减轻这种影响。

碘-131治疗甲亢通常是没有不良反应的,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精神萎靡、脱发、腹泻、乏力、味觉改变、颈部肿胀、头晕、呕吐等副作用。

拍牙片的辐射危害到底有多大?

1、拍牙片的辐射量其实不大,它使用的单位是微希伏。具体来说,拍一次牙片的辐射剂量大约为5微希伏,相比之下,拍一次胸片的辐射剂量则约为20微希伏。一般认为,每年受到不超过5000微希伏的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从辐射剂量的角度来看,拍一次牙片所接受的辐射量远远低于其他一些日常活动带来的辐射。

2、拍牙片的辐射危害非常小,远远低于安全剂量。以下是关于拍牙片辐射危害的详细解释:辐射剂量极低:拍一次牙片的辐射剂量大约为5微西弗,远低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一般辐射限值。即便是数字化的牙片,其辐射剂量还要比传统胶片式的更小。

3、牙齿拍片的辐射量其实很小,比常规的做胸片或者做CT要小很多,牙齿拍片有根尖片、口腔全景片、颌骨CBCT,牙片的辐射量最小,如果做CBCT的辐射量可能会稍大,大约是一个正常CT的三分之一,不用特别担心,除非是特殊时期的人群,一般都没有明显的影响。

4、牙齿拍片和拍胸片哪个辐射大一点 拍胸片的辐射相对要大一些。与牙片相比,胸片拍摄的部分相对较大,耗时较长。因此,胸片的辐射也相对大于牙片的辐射。牙科胶片一次接收的辐射剂量约为5微伏,胸部胶片一次接受的辐射剂量为约20微伏。

5、牙齿拍片确实有辐射,但辐射剂量相对较小。根尖片辐射剂量最小:在口腔牙片中,根尖片的辐射剂量是最小的,对人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全景片辐射剂量适中:全景片的辐射剂量相对于根尖片会稍大一些,但仍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6、可以拿它打一个比方,正常平常照一个小的牙片大概是1微西弗左右,所以一次全口曲面体层摄影,大约是20倍的小牙片。如果要是觉得这种情况辐射量比较大,可以拿它同平常正常做的CT做对比,一般情况下正常1次CT大约是照80张全景片的辐射量。所以相对来说,全景牙片的辐射量并不是特别大。

关于口腔放射治疗剂量,以及口腔放射治疗剂量计算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