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口腔治疗 > 正文

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医案

简述信息一览:

口腔溃疡,小病大门道。两则中医名家的医案,了解如何正确防治

1、很多人都认为得了口腔溃疡是上火了,所以常选用西瓜霜、喉风散等外用药,或是用三***、上清丸等清热解毒的药物。更有医生说是免疫力低,要补充维生素,不仅远水难解近渴,更花费多多,效果寥寥。引起口腔溃疡的火多是虚火,而虚火产生的原因在于在于胃虚或胃寒。

2、患者平时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附近组织的疾病,饮食宜清淡,不吃辛辣***性食物,戒除烟酒,一旦本病成为诱发其他疾病的病灶,或有其他手术指征时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乳蛾”的范畴,急性扁桃体炎相当于“风热乳蛾”,慢性扁桃体炎相当于“虚火乳蛾”。

 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医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反复口腔溃疡,仲景有良方

甘草泻心汤是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经方,用于治疗狐惑病,后世医家常用它治疗白塞病、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白斑、手足口病等等,常常收到很好的疗效。该方由生甘草、黄芩、人参、干姜、黄连、大枣、半夏等7味中药组成。但需注意,人参不可用于实火的病证,可去掉人参,或者改换成党参。

针对狐惑病,医圣张仲景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中药内服、熏、洗三联疗法:甘草泻心汤:全方由甘草、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半夏等7味中药组成。甘草泻心汤不仅可以发挥清热燥湿、和中解毒的作用,临床上的确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白塞病、消化性溃疡等溃疡性疾病。

寒热错杂:***用甘草泻心汤,该方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寒热错杂型口腔溃疡的经典方剂。第三步:不要低估敌人的实力 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可能与胃溃疡、白塞病、克罗恩病等全身性疾病相关。胃溃疡:口腔溃疡可能是胃溃疡的提前预警,需引起重视。

 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医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反复口舌生疮溃疡,这个经方对症

1、第一则是当代中医经方***胡希恕的医案:史某、男性,42岁,住东四六条80号,1965年11月15日,初诊。症状:反复发作口舌溃疡2年,本次发作已半月,舌上舌下皆有巨大溃疡,因疼痛不能吃饭及说话,右胁微疼,大便少微溏,苔黄厚,脉弦滑。证属: 上热下寒。治疗方法: 苦开辛降,与甘草泻心汤。

2、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或湿热内蕴而成黄疸,胸痞烦热;或积热上冲而致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或外科疮疡,见有心胸烦热,大便干结者。可用于肺炎、细菌性痢疾、疮痈肿毒、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咯血、胃肠道出血、口腔溃疡等。

3、反复性口腔溃疡,疮面红而疼痛,西医给予消炎药物和补充维生素B2治疗多日无效,伴有消化不良,大便稀溏,舌质红而苔白腻,脉濡数。此乃湿热为患,但清热则湿不去,但祛湿则热愈炽,且有苦寒伤脾败胃,湿浊内生之虞。

虎尾轮清排液的作用

虎尾轮排清液是从虎尾轮根部提取的天然草本制剂,具有调理体质、抗炎、促进愈合等多重作用,但需严格遵循使用禁忌与剂量规范。核心作用湿热体质调理与炎症辅助治疗民间常用于湿热体质人群的体质调理,或作为炎症相关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通过清热利湿改善体内环境。

虎尾轮清排液具有多种作用。首先,它可能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物和毒素,虎尾轮清排液可能通过调节相关生理机制,协助这些废物更顺畅地排出体外,减轻身体负担。其次,对于消化系统可能有积极影响。

虎尾轮清排液具有多种作用。首先,它在消化系统方面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对于消化不良、腹胀等情况可能有改善效果。其次,在泌尿系统中,可能协助促进尿液排泄,帮助清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维持泌尿系统的正常运转。

虎尾轮排清液具有多种作用。首先,在药用方面,它可能具有一定的清热利湿等功效。一些传统医学记载显示,其排清液对某些湿热病症可能有缓解作用。其次,在农业领域,虎尾轮排清液经过适当处理后,有可能作为一种有机肥料。它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能为土壤补充养分,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

虎尾轮排清液具有多种作用。首先,在药用方面,它具有一定的清热凉血作用,对于一些血热引起的症状可能有缓解功效。比如在传统医学中,可用于辅助调理因血热导致的皮肤问题等。其次,虎尾轮排清液可能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它能够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繁殖,有助于预防和减轻局部炎症。

其味甘微苦性平,功能清热解毒,止血消痈,养阴生津,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热毒,肺痨阴虚,胃热吐血,肺热咯血,尿血,***脱垂,内脏下垂,皮肤疮疖肿毒,蚊虫叮咬等。内服煎汤,鲜草一至二两,外用鲜草捣烂外敷,可用于皮肤疖肿,蚊虫叮痒,有比较好的止痒效果。

本草纲目说——清心泻火的淡竹叶(一)

1、本草纲目说——清心泻火的淡竹叶(一)淡竹叶,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本草纲目》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其清心泻火的功效尤为显著。淡竹叶的基本药性 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这一药性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的功能。

2、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止咳、利尿通淋。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咳、利尿通淋的功效。淡竹叶上能清心火而除烦,下能利小便而渗湿,用于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心神不宁,小便短赤,尿急尿频尿痛等。

3、淡竹叶治小儿发热、惊风:淡竹叶、灯心、麦冬各6克,乌豆15克,竹心20条,柿饼1块,水煎服。淡竹叶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本草再新》淡竹叶治口疮尿赤、热淋涩痛:淡竹叶性寒能清泻心胃实火,甘淡能渗湿利尿。

4、淡竹叶可以去烦热,利小便,清心,如《本草纲目》所述。 治疗尿路感染时,淡竹叶可与叮咚藤、凤尾草等配伍使用,或单独搭配灯心草。 预防中暑时,淡竹叶可以与大青叶、埔姜叶、金银花叶等一同煎水当茶饮。

栀子干姜汤医案治口腔溃疡吗

1、栀子干姜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在缓解口腔溃疡疼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和温中散寒的作用机制,栀子干姜汤能够调和体内的寒热,促进溃疡面的愈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的体质和病情存在差异,因此效果可能因人而异。

2、总之,栀子干姜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在治疗上热下寒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使用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同时,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调整,有助于更好地改善上热下寒体质状态。

3、针对这种上热下寒的证候,古代名医张仲景提出了栀子干姜汤这一经典方剂。栀子干姜汤由两味药组成,即栀子和干姜。栀子: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在上热下寒的证候中,栀子能够清泄上半身的热邪,使火热之气得以消散,从而缓解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热象症状。

关于治疗口腔疡医案,以及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医案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